贸易战刺激肝素价格上涨,当前其处于底部价格拐点,中国公司具备产品产能优势。
4月8日,特朗普发表讲话称,美国将对药品征收关税。根据USP(美国药典委员会)统计,约85%的美国品牌处方药,其API(活性药物成分)依赖从国外进口。一旦实施,全球API市场价格或出现大幅波动,肝素作为中国对美出口重要产品之一备受关注。
肝素是一种天然存在于哺乳动物肥大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黏多糖类物质,因首先发现于肝脏得名,具有较强体内外抗凝作用。肝素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和血栓,以及血液透析、体外循环、导管术、微血管手术等操作中的抗凝血处理等。
目前人用肝素主要从猪小肠黏膜提取。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生猪养殖和屠宰国家,养殖和屠宰量占全球总量50%以上。
国内长期需求稳定
海外出口逐步修复
当前,中国以及美、日等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剧,加之现代人普遍缺乏运动,膳食结构不科学等原因导致肥胖,血栓性疾病发病率出现上升趋势,肝素长期需求较稳定。
根据《中国卒中防治报告》,我国居民脑血栓发病率约为276.75/10万,处于相当高的水平。
肝素是治疗上述高发高危疾病的常用药。随着全社会健康意识提高,以及医疗水平的逐步提升,预计肝素在临床抗血栓治疗和外科手术中的使用将呈现稳定增长。
从全球市场看,中国对肝素市场的影响举足轻重。根据168 Report统计数据,中国拥有全球70%以上的猪小肠资源,2022年全球肝素粗品市场销售额达到34.5亿美元,中国约为17.25亿美元。
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肝素出口主要市场为中国香港,印度、美国、意大利等,前五大出口市场占比接近三分之二。2024年肝素出口量为139.55吨,同比增长24.83%。2024年出口量接近2022年疫情期间受需求驱动的出口量。国际市场需求呈现明显复苏。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肝素出口市场结构发生明显变化。2024年前五大出口市场金额同比均有所下降,但对柬埔寨出口额增长45.03%,对挪威和俄罗斯市场出口增幅超过60%。这组数据反映出新兴市场国家正在成为中国肝素出口新增长点。
价格受需求影响波动大
当前处于底部拐点
参考历史数据,肝素价格对供求关系变化高度敏感,近年来出现多轮巨幅波动。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编译或摘编文章原文均来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