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立康唑,化学名称为(2R,3S)-2-(2,4-二氟苯基)-3-(5-氟-4-嘧啶基)-1-(1H-1,2,4-三唑-1-基)-2-丁醇,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16H14F3N5O,是第二代三唑类抗真菌化合物,可作用于严重的真菌感染。
适应症
本品是一种广谱的三唑类抗真菌药,其适应症如下:
1、治疗侵袭性曲霉病;
2、治疗对氟康唑耐药的念珠菌引起的严重侵袭性感染(包括克柔念珠菌);
3、治疗由足放线病菌属和镰刀菌属引起的严重感染;
4、应主要用于治疗免疫缺陷患者中进行性的、可能威胁生命的感染。
用法用量
成人用药
口服给药,首次给药时第一天应给予负荷剂量,以使其血药浓度在给药第一天即接近于稳态浓度。由于口服片剂的生物利用度很高(96%),所以在有临床指征时静脉滴注和口服两种给药途径可以互换。
序贯疗法
静脉滴注和口服给药尚可以进行序贯治疗,此时口服给药无需给予负荷剂量,因为此前静脉滴注给药已经使伏立康唑血药浓度达稳态。
口服给药
如果患者治疗反应欠佳,口服给药的维持剂量可以增加到每日2次,每次300mg,体重小于40kg的患者剂量调整为每日2次,每次150mg。
如果患者不能耐受上述较高的剂量,口服给药的维持剂量可以每次减50mg,逐渐减到每日2次,每次200mg(体重小于40kg的患者减到每日2次,每次100mg)。
老年人用药
老年人应用本品时无需调整剂量。
肾功能损害者用药
中度到严重肾功能减退(肌酐清除率<50mL/min)的患者应用本品时,可发生赋形剂硫代丁基醚-β-环糊精钠(SBECD)蓄积。此种患者宜选用口服给药,除非应用静脉制剂的利大于弊。这些患者静脉给药时必须密切监测血清肌酐水平,如有异常增高应考虑改为口服给药。
伏立康唑可经血液透析清除,清除率为121mL/min。4小时的血液透析仅能清除少量药物,无需调整剂量。
静脉制剂的赋形剂硫代丁基醚-β-环糊精钠(SBECD)在血液透析中的清除率为55mL/min。
肝功能损害者用药
急性肝损害者(谷丙转氨酶ALT/GOT和谷草转氨酶AST/GST增高)无需调整剂量,但应继续监测肝功能以观察是否进一步升高。
建议轻度到中度肝硬化患者(Child-Pugh A 和B)伏立康唑的负荷剂量不变,但维持剂量减半。
目前尚无重度肝硬化者(Child-Pugh C)应用本品的研究。
有报道本品与肝功能试验异常增高和肝损害的体征(如黄疸)有关,因此严重肝功能减退的患者应用本品时必须权衡利弊。肝功能减退的患者应用本品时必须密切监测药物毒性。
儿童用药
伏立康唑在12岁以下儿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建立。
在治疗性研究中共入选年龄为12-18岁的侵袭性曲霉病患者22例,分别给予伏立康唑的维持剂量,即每12小时1次,每次4mg/kg,12例(55%)患者治疗有效。
青少年(12到16岁)
在治疗研究中,对伏立康唑在青少年中的药代动力学特性研究的很少。
以上内容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